偏帐。
朱棣和徐妙云休息的营帐。
朱棣回去时。
两小家伙已经在婴儿床中睡着了。
徐妙云正在把厚厚的羊皮褥子扑在地上。
羊皮褥子可以隔绝地面的湿气。
听到动静,徐妙云扭头,轻声询问:“谈什么了,谈这么久?”
朱棣走过去,笑着坐下,“给沈至吃了颗定心丸,同时,说了乡土村社+雇工身股制商业模式……”
徐妙云含笑认真听着。
也不知,父皇和大哥,能不能接受这样一套民间经济秩序。
乡土村社还好说。
只要让百姓看到利益,就会愿意效仿跟随。
而且父皇出身农民,对农民有好感,乡土村社同时有利于朝廷,有利于百姓。
很容易获得父皇支持。
雇工身股制商业模式则不同。
父皇不喜商人。
人所共知。
身股制商业模式,同时也要全面放开朝廷对商业的压制。
父皇能答应吗?
是个未知数。
而大哥也未必赞同。
身股制商业模式,就意味着,要通过高压逼迫的方式,让大明现行的商业模式,进行自我改造。
涉及很多人。
反弹很大!
到时,商人、士绅都会强烈反弹。
给雇工身股,可不是竞拍包税,不疼不痒在这些人身上划一个小口子,留几滴血。
身股制,是在既得利益群体身上,狠狠割一块肉。
大哥的性格,未必愿意接受,动荡如此大的民间改造。
“四郎,让商贾给雇工身股,哪怕是强迫性质的,也必须有一套自圆其说的道理,否则,即便以强硬方式推行,终究有一天,会被反攻倒算,推到的。”
虽然,自古以来,一直奉行谁的拳头够大够硬,谁说了算。
但理也很重要。
哪怕是一套歪理,只要能自圆其说,都比没理强。
理加拳头。
才能站稳!
朱棣笑了,“我当然有一套自圆其说的理论,普天之下莫非王土,率土之滨莫非王臣!这就是我的理!”
“天下所有资源,都是皇帝的,商业之所以能产生利益,源自于资源,只要皇帝说一句,赋于天下臣民,对资源的平等享有权,雇工享有资源,进而享有资源产生的利益,是不是就合情合理了?身股的多寡,只是衡量,资源创造价值过程中的贡献,商贾在其中发挥更多聪明才智,享有更多身股,这合情合理,但雇工因享有资源,而享有资源产生的利益,也合情合理,只是身股相对少一点……”
皇权中,普天之下莫非王土,率土之滨莫非王臣,为他这套‘歪理’提供了有利支撑。
徐妙云惊的微微张嘴。
如果四郎乡土村社+身股制商业模式能成功。
父皇、大哥有魄力在整个大明推行。
等于重新定义皇权。
自此,与始皇帝的皇权,虽然都是皇权,但本质内核已经完全不同了!
乡土村社受益的广大农民。
身股制受益的广泛雇工。
都会成为这种皇权的支持者。
朱家的后代皇帝,只要自己不作死,这皇位就会十分牢靠。
即便朱家的天下被推翻。
后来的皇权,如果不坚持这一套,广大百姓不答应。
大量普通士卒会心有怨念。
总之,若是四郎这套理念能成。
就是皇权天下的分水岭!
父皇、又或者大哥,谁能做成这件事,足可比肩始皇帝!
甚至,可以把中原文明,推向另一个高度。
吸引周边邦国,纷纷依附。
“如果父皇、大哥下不了决心,对大明,做一次翻天覆地的全面改造呢?”
她想让四郎这套理念成功。
朱棣笑笑,“那我们就去东番,去外面实践,我们做好了,中原这边就有可能跟进……”
即便他的实验,在建安、和辉祖主政的闽县成功。
他对大明全面推行,也不抱太大希望。
这样一次全面改造。
需要下很大决心。
甚至要做好,到处平叛的准备!
他太折腾。
父皇、大哥未必同意。
可如果他依托东番,在外成功,慢慢影响中原,当中原出现一批有识之士呼吁时,或许会促使中原改变。
……
徐妙云唇角动动。
话到嘴边,又止住了。
四郎促使中原改变的想法。
前提是,大哥继承皇位后,绝不会对他动手。
可她很担心,促使改变之前,大哥领导下的大明,就把四郎视作蛊惑人心的异端看待。
异端,就要予以剿灭!
当然,这种担忧并未发生,她不能用小人之腹,去揣度大哥。
她也并非对大哥有成见,她希望大哥好好地,成为比肩始皇帝,开创一个全新皇权的皇帝。
她只是不想任何人,任何事伤害到四郎。
有人事物可能伤害到四郎,就忍不住胡思乱想。
……
一夜好梦。
翌日。
朱棣一行人早早收拾营地,出发。
……
就当朱棣一行人,赶往建安时。
东番。
鸡笼屿海湾热闹非凡。
一杆陈字大旗,高高耸立在海湾入口岛礁瞭望塔上。
鸡笼屿是海盗销赃的大本营。
此地主事之人,是眼下海上霸主陈祖义。
陈祖义盘踞马六甲,其海盗集团成员近两万,旗下战船数百艘,雄踞倭国、东番、南海、印度洋。
当之无愧的海上霸主。
一支支挂着不同旗号的船队,缓缓驶入海湾。
赵字旗、吕字旗、梁字旗……
还有一些标注着倭国名字的海盗船:细川忠兴、池田恒兴、神田孝信……
一支支船队,涌入鸡笼湾。
整个海湾,风帆绵延成片。
十五艘吕字旗战船前方。
昔日,张士诚麾下水军战将吕珍站在舰首,注视着熙熙攘攘的鸡笼湾。
他做海盗也只有十几年。
据一些老海盗说,这是从未有过的海盗盛会。
如此盛会,全因朱皇帝把他最优秀的儿子,朱棣派往福建。
至正二十六年。
他被冯胜俘虏。
把自己一处藏钱之地,告诉冯胜,才换来冯胜秘密放了他。
逃出生天后,就带着几个结义兄弟,卷了十几艘战船,出海化作海盗。
听说,冯胜那个贪得无厌的狗东西,都被朱四郎逼死了。
当初初闻这个消息时,他还好一番痛快。
没想到,这么快,逼死冯胜的朱四郎,就来了福建。
还肩负剿灭他们的任务。
他和朱元璋交过手,和朱四郎泰山徐达交手过。
娘的,现在竟然连朱四郎这个小字辈,都来欺负人!
不知,朱四郎懂不懂海战?
但朱四郎的威名,他们这些海盗,反而比大明的百姓都清楚。
以前他们经常和纳哈出的水军打交道。
朱四郎率千骑,在二十万骑兵集群,合击共剿中,纵横草原的事迹,他们都知道。
这段时间,与他们暗通款曲的江浙、福建豪强,也陆陆续续,送来很多有关朱四郎的消息。
总之,大家对朱元璋这个泥腿子皇帝的四儿子,十分忌惮。
……
也不知,陈祖义此番召集大家想干什么?
干票大的?进攻福建,给朱四郎来个当头棒喝?
……
“大哥,今晚陈祖义到了,议事,咱们要持什么态度?合作,还是……”
身后传来声音,吕珍转头。
他的结义兄弟:叶文举、俞尧臣、陈修、刘明、刘宣、周岩、谭震,齐齐站在身后。
说话的,是二弟叶文举。
属于兄弟们中,辅佐他的智囊。
二弟表达什么意思,他听明白了。
合作还是自行其是。
合作,陈祖义就有可能要求大家,听命于其。
极有可能,被陈祖义吞并。
自行其是……
吕珍略作沉吟,笑笑,“晚上议事,咱们不着急表态,上岸后,文举代表我,去见见梁道明。”
如果说,陈祖义坐四海头把交椅。
老巢三佛齐的梁道明,绝对是坐四海第二把交椅。
这种时候,就应该与梁道明保持良好关系。
……
就当鸡笼湾内。
一场海盗盛会即将召开时
建安。
蒋府。
蒋进忠黑着脸冲出府门,拽住马车缰绳,然后撩起帘子,看着车内父亲,“父亲,殿下今天就来建安,你要作甚去!”
福建左布政使叶茂这个王八蛋。
还是江宁农家出身的读书人。
和殿下,也算是老乡吧?
殿下来福建履任,竟然打着竞拍包税恳谈的幌子,把福建所有有头有脸的士绅豪强都叫去福州府。
恳谈个鬼!
去岁,福建就推行了竞拍包税。
士绅们也都捏着鼻子认了。
去岁叶茂也没安抚士绅。
今年安抚?
摆明了躲着殿下。
他亲自去福州府拜访,都吃了闭门羹。
等着吧,真以为殿下是善男信女?
蒋父蒋有为瞪了眼蒋进忠,压低声道:“我们家早和殿下绑在一起了,即便为父不去迎接,殿下也不会怎么样,反之,殿下来当天,为父离开建安,却会给很多人一种,为父故意打脸殿下的错觉……”
叶茂为何要落燕王面子?
因为此人和福建地方豪强,都是走私的受益者。
他们蒋家每年也要因走私,给叶茂不少供奉。
燕王来福建,极有可能断了叶茂财路,叶茂当然要反击。
……
“我这回去,就是看看,能不能打听到一些消息,等燕王到了,把咱们家参与走私的账簿,全都交给燕王。”
……
他相信,以燕王的胸襟,绝不会揪着蒋家以前的事不放。
蒋进忠圆圆肉饼子脸上,这才露出笑容,冲蒋有为竖起大拇指,“父亲,你可真是个老狐狸!”
蒋有为差点一口气上不来。
举起拐杖,又想到。
就这么一个儿子。
打死就没了。
于是决定认了。
“走!”愤怒喊了声,马车启动。
蒋进忠哼着小曲,目视马车离开后,招呼道:“吩咐府里,按照我准备的菜单,马上准备!”
……
临近中午。
建安县东门。
蒋进忠站在福建都司指挥使沈仁身后。
沈仁身后,五个卫指挥使,领着各自卫所千户,静静等着。
沈仁余光瞥视蒋进忠,“蒋县令,听说你与殿下相熟?”
“熟,特别熟!”
沈仁笑笑,他实在不解,燕王怎么会看上蒋进忠这货!
今年燕王就是朱四郎的消息传来后。
这货逢人便说,他和燕王那点事情。
后来,传来消息,燕王要来福建,他们蒋家瞬间被整个福建地方豪强孤立。
“据说,陛下将御赐金牌交给了燕王,不知此事真假?”这才是他最想知道的。
如果燕王拥有御赐金牌。
整个福建,五个卫。
燕王随时可以调动两卫!
蒋进忠立刻警觉,眯眼审视沈仁……
“来了!”
就在此时,有人大喊了一声。
蒋进忠顾不得猜测沈仁的目的,转头看去……
当看到浩浩荡荡车队,在五百精锐骑兵护卫下出现,脸上顿时乐开花,丢下沈仁等人,远远就小跑迎上去……
第三百二十六章:蒋进忠:他一定会后悔!建安的现实和预期差距很大! (第1/2页)
孩子们的马车走在最前面。
杨荣看到蒋进忠,脸上堆满笑,像个肉丸子滚动,狂奔而来,不由捂脸。
先生什么都好。
就是不懂含蓄表达情绪。
用师傅的话说:就是脸皮太厚了!
“杨荣,蒋青天!”
东旭等人看到蒋进忠,十分高兴,一边呼喊杨荣,一边聊着帘子大喊。
“蒋青天!”
“蒋青天好!”
……
哈!
这些娃子们来得好,总算能给他正名了!
蒋进忠看着一张张激动小脸,顿时高兴极了,“娃子们好!”
他在老家的名声不好。
家乡人只看他的缺点,不看他优点。
故意放大他的缺点,无视他的优点。
实在太气人!
现在,土桥村娃子来了,总算有眼睛雪亮,识货的了。
这些娃子,会把他在江宁做青天大老爷的英雄事迹,带到江宁。
蒋进忠跑到第一辆马车前。
一眼看到无奈捂着小脸的杨荣,瞪眼道:“杨荣,捂脸干啥子!”
杨荣无奈放下手,“看到先生激动……”
蒋进忠唇角狠狠抽搐,臭小子,这话说出来,有人信?
‘恶狠狠’瞪了眼,询问:“朱先生、徐先生呢?”
东旭笑着回答:“蒋青天,阿毛叔替师傅、师娘赶车,找到阿毛叔,就找到师傅、师娘了。”
蒋进忠笑着点点头,一边和后面马车里的孩子打招呼,一边兴冲冲往后小跑去。
沈仁身后的卫指挥使、千户凑在沈仁身边,目睹着蒋进忠……
“都司,燕王到底看上蒋胖子什么了?”
“是啊,这个蒋胖子,在建安、乃至整个福建,都是个奇葩!”
……
沈仁翻白眼。
他怎么知道!
……
马车队伍后面。
徐妙云撩起帘子,看蒋进忠挨个车和孩子们打招呼。
每当一声声蒋青天响起。
蒋进忠脸上笑容就顿时更加灿烂几分。
徐妙云再也忍不住,莞尔笑道:“蒋进忠挨个车和孩子们打招呼,是不是就想听孩子们,称呼一声蒋青天。”
朱棣极力忍笑,“肯定是,蒋胖子做得出这种事!”
……
就在朱棣、徐妙云笑着聊蒋进忠时。
蒋进忠终于来到了他们马车前。
夸张笑道:“老六,欢迎,欢迎来建安!”
毛骧唇角抽抽,勒住缰绳,少爷偶尔喜欢笑骂着,叫他一声老六。
听着特亲切。
蒋胖子去年回江宁,听少爷叫了一次,就一直称呼他老六。
老六这个称呼,从蒋胖子口中说出。
总觉,蒋胖子在骂人。
可苦于没证据。
蒋进忠快步靠近后,往后瞧了瞧,压声问:“老夏来了吗?”
毛老六瞪了眼,把头转向一边,“没!”
蒋进忠丝毫不因毛老六甩脸子生气,相反,顿时乐了,激动腹诽,‘这个小可怜总算没来!’
去岁回到福建后。
他马不停蹄,纳了一个类似夏时敏,娇娇弱弱小可怜型小妾。
为的就是通过小妾,观察夏时敏这类小可怜争宠的厉害性。
他和老夏在殿下面前争宠。
其实和家里女人间争宠差不多。
好家伙!
自从纳了这个小妾。
他是真真体会到,这类型娇娇弱弱小可怜的杀伤力!
因为老夏,他对这种娇娇弱弱小可怜型,本来就抱有敌意和成见。
可依旧英雄难过美人关!
如果用花来比喻他这小妾。
他苦思冥想,觉得小妾像白莲!
善良、无害、无辜、纯洁,是个人都会对这种人生出好感。
白莲女杀伤力大。
白莲男,杀伤力也不小!
(夏时敏:我……)
朱棣撩起前面帘子出来,看蒋进忠笑着出神,一看就知,沉浸在什么美事中。
无奈扶额,没好气道:“想什么好事,跟我们分享一下。”
蒋进忠回神,脸皮极厚,夸张道:“朱先生、徐先生来了,太高兴了!”
朱棣笑着摇头,跳下车,伸手要接两个小家伙时,蒋进忠抢先道:“朱先生、徐先生我来,好长时间没见小雍鸣,小祈婳,都想死我了!”
现在必须抓住机会多抱抱。
人和人的关系是处出来的。
最好,小雍鸣给面子,能在他身上,来几次水漫金山。
有了这层关系。
将来,还愁和小雍鸣搞不好关系?
徐妙云笑着把两小家伙递给蒋进忠。
朱棣扶徐妙云从马车下来,交代毛骧:“你们继续往前走,我们和蒋进忠走着过去。”
毛老六点点头,撇头看了眼,逗弄两小家伙的蒋进忠。
突然,感觉蒋进忠顺眼多了。
外人只能看到,蒋胖子从城门狂奔而来的滑稽。
可谁又能想到,这个胖子用这种滑稽,吸引了所有人注意力。
谁都没有料到,蒋胖子提前见少爷,有事情要和少爷说。
这一点,他没看透,其他人恐怕也没看透。
可少爷和少夫人看透了。
若非他了解少爷,此刻恐怕还被蒋胖子蒙在鼓里呢!
就冲蒋胖子对少爷这片赤诚之心,就值得他尊重!
毛老六赶着马车离开,继续慢悠悠往城门方向而去。
蒋进忠抱着两小家伙逗弄着,抬头,往城门处看了眼,“殿下,有几件要紧事,我得提前和你说,刚才在城门处,都司沈仁试探询,询问,陛下是否真把御赐金牌给了殿下……”
他本想试探沈仁。
可没时间了。
索性将计就计,提前跑出来迎接,把消息告诉殿下。
叶茂不是东西,可权力主要是民政。
可沈仁不同。
福建五个卫,全都在沈仁控制下。
眼下,海盗都因殿下来福建履任县令,蠢蠢欲动,若是沈仁阴殿下,那可是要人命的事!
城门处。
沈仁及麾下一群将领,目睹朱棣、徐妙云下车和蒋进忠步行谈笑而来,都惊呆了。
“燕王这么给蒋进忠面子?”
“这蒋进忠,到底有什么优点,让燕王如此?”
……
沈仁耳闻属下议论,目视蒋进忠抱着小雍鸣、小祈婳,若有所思。
或许蒋进忠身上,真有些他们没发现的优点。
建安虽然是蒋进忠老家。
可这地方的人看蒋进忠,只笑话蒋进忠,他们一直被这种言论氛围包围。
看不到蒋进忠优点,也并不奇怪。
沈仁收敛思绪后,就将目光转移到,最后的骑兵阵列中。
相比蒋进忠。
他更关心,这支追随燕王,纵横草原凯旋的精锐。
……
沈至、顾学文同乘一辆车,从朱棣三人身边经过。
顾学文悄悄撩起帘子一角偷窥,马车经过后,放下帘子,唇角嘲弄笑意一闪而逝,“昨晚听我的没错吧?”
“整个福建,多少大人物,就来蒋进忠这么个奇葩!可想而知,福建上上下下,对待朱四郎的态度。”
得知燕王南下福建履任建安县令后。
沈家就早早派人来福建打听过。
蒋进忠吹嘘和朱四郎的关系,早在福建人尽皆知。
沈家顺便就打听了蒋进忠。
这个胖子,在福建就是个笑话!
脸皮厚!
愚笨!
若非家里有点钱财,可劲儿砸钱。
就蒋进忠这种货色,一辈子也不可能考上功名。
还特好面子。
好不容易弄了个县令当当,母亲去世,竟然为了孝道名声,跑回来丁忧守孝?
简直就是个蠢货!
丁忧守孝是朱皇帝提出来的。
但看看大明立国后,哪个官员,家里父母去世,真的辞官回家守孝了?
官场上的位置,历来是一根萝卜一个坑。
好不容易挤进去,为了守孝,竟辞官?
这不是蠢,是什么?
“你看看,就连蒋进忠父亲都没来!”
……
沈至听着顾学文喋喋不休劝说,有些烦躁,撩起帘子,向后看去……
蒋进忠正抱着燕王长子、长女,不知和燕王夫妇说什么,三人都面露笑容。
这人蠢?
他倒觉,这人一点儿都不蠢!
相反很聪明!
从周庄出发,一路跟随燕王,他很想亲近燕王长子、长女,和燕王的关系更进一步,却没这个机会!
若父亲不愿把三房押在燕王身上。
他就自立门户!
昨晚,他几乎一夜未睡,今天赶路,也在想乡土村社+雇工身股制商业模式。
其实,乡土村社,雇工身股制,本质上都是一种均财富的手段。
这种模式下。
商人的确会损失很大利益。
但好处也显而易见。
首先,可以换来朝廷对商业的全面解绑。
即便大明没这个魄力。
跟着燕王出海,立足四海之上,看燕王的样子,只要肯按他的规矩来,一定会对商业全面解绑。
其次,这种模式下,农民、雇工会极力维护,这种让他们拥有可观财富和地位的政体。
燕王即便以一个外来者,统治四海之民,统治也会十分牢固。
未来,燕王立足四海,构建一个王朝统治基础就有了。
说实话,便宜那些蛮夷小民了!
到时候,大明若是不跟着改变,恐怕中原百姓,会纷纷出海投奔燕王。
不过,这也是好事。
有利于带来中原文化,同化蛮夷小民。
总之,燕王立足四海,搞这种模式,建立一个稳定的王朝,并不难。
沈家跟随一个稳定的王朝,一个中原文明,同化异族的王朝,在海外立足,他强烈感觉,比留在大明更有发展。
最后。
农民、雇工手里有钱,商人的生意好做。
王朝也有源源不断的庞大税赋,支持开疆拓土……
燕王朱棣,才是朱家皇族继承者中,真正的雄主,可惜,这样的人,出生晚了。
只能被迫离开大明,才有施展空间。
不跟着这样的人,干一番事业。
人到暮年,也会后悔而不能瞑目!
……
马车突然停顿,沈家仆从声音传入,“少爷、姑爷到了。”
沈至思绪被打断。
从马车下来,看了眼沈仁等人,然后顺着沈仁的视线,看去……
谭渊领着兄弟们跟在朱棣身后。
距城门处,也只剩一百五十步左右。
“到了你家后,咱们继续谈。”朱棣笑着和蒋进忠说了句,抬手握拳。
哗啦!
行进中的五百骑兵,看到手势,瞬间戛然而止。
盔甲碰撞,整齐划一,翻身下马,牵着马,肃穆列阵而立。
沈仁及身后将领,瞳孔微微一缩,露出一丝眼馋之色,心头同时浮现四个字:绝对精锐!
都是武将。
而且还是从灭元建立大明的战乱中,走过来。
他们从这五百骑兵,简单的动作中,就已经嗅出一股精锐味道。
朱棣快步向沈仁走去。
在数百双眼睛注视下。
相距五十步左右,沈仁才提步迎上去。
“卑职福建都司沈仁见过燕王殿下!”沈仁在见到朱棣时,第一时间行军礼。
朱棣笑着摇头,“沈将军,我现在已经不是燕王了,只是七品建安县令……”
沈仁打量着朱棣。
见朱棣没表露出明显生气。
暗暗松了口气。
他既不想得罪这位,也不想靠近。
这位注定不可能继承大明皇位。
可偏偏还过分优秀。
金陵的消息,他也知道一些。
据悉,太子系对这位敌意很大。
虽然眼下太子爷没表露什么,可这对皇家兄弟将来会如何发展?
他看不透。
也不想去猜测。
他就想做个单纯武将,现在忠心陛下,将来太子做皇帝,忠心太子。
不想和这位产生太多瓜葛,给自己将来留下隐患。
所以,他特别不想这位拥有御赐金牌。
更害怕,这位利用御赐金牌,调动福建兵力。
将来太子爷登基,这些陈年旧事,就可能成为说不清道不明的糊涂账。
不过此时不能询问。
“沈将军是来拜见雄英的吧,雄英在那辆马车。”朱棣笑着指了指。
沈仁希望和他保持距离,他察觉到了。
他又不是拉帮结派,阴谋算计皇位的皇子。
对方既然没有敌意,只是想保持距离,他并不生气,也愿意与对方,和睦相处。
毕竟,都司衙门就设置在建安。
双方不是敌人,不干扰他在建安施政,对他初来乍到而言,就已经很不错了。
沈仁诧异之色一闪而逝。
明白朱棣的意思。
让他去见太孙。
就表明,今天他是来迎接太孙。
‘好胸襟!好魄力!’
沈仁暗赞一句,抱拳感激道:“多谢殿下!”
他是真的感激。
他甚至都已经明白,都司衙门往后和建安县府之间的相处模式。
这位如果需要用兵。
大概率,会通过太孙来向他传话。
如此,他效忠的就是太孙。
……
蒋进忠抱着小雍鸣、小祈婳和毛骧站在一起,把沈仁的一举一动都看在眼里,低语:“这位沈都司……”
话说一半,笑着摇了摇头。
一定会后悔的!
或许,大明没有殿下一席之地。
可沈仁坐镇福建这么些年,难道不知,这大海之外,还有更广阔的天地?
将来若是因亲近殿下,无法在大明立足。
跟随殿下出海。
一定比大明更有前途!
反正,他觉殿下比太子好,甚至在他眼中,殿下比陛下都好。
沈仁带着都司府一群将领拜见朱雄英后。
蒋进忠顺势邀请沈仁一起去蒋家。
沈仁婉拒。
随后,双方在城门处分道扬镳,朱棣一行人,前往蒋家。
浩浩荡荡的队伍出现在城内,瞬间引起城内百姓关注。
“是什么人,竟然还有骑兵护卫?”
“这些兵,和咱们福建的不一样,竟然敢使用明黄色,这也太大逆不道了吧!”
“孤陋寡闻,这是被贬皇子朱四郎的亲兵,就是跟着纵横草原,带回传国玉玺和北元王妃那群丘八!”
“原来是咱们建安县令到了啊!”
“听说这位皇子,还是状元郎。”
“人家爹是皇帝,这个状元有多少水分,可就不得而知了!”
“听说竞拍包税也是这位提出来的?这次来咱们建安,要搞那个啥子乡土村社,可别穷折腾咱们!”
……
毛老六听着百姓议论,扭头,冷笑道:“这就是你们建安百姓?”
蒋进忠圆饼子脸烧得发红。
转身,撩起帘子,探头进车厢,看着朱棣,“朱先生,我在家乡搞乡土村社,才刚开始,今年有些收获了,可名声还没传开……”
建安距京城山高皇帝远。
消息传到这里,早变味了。
再加福建士绅,故意传播谣言。
……
百姓盲目相信谣言。
他拼命为殿下正名。
可他只有一张嘴。
效果微乎其微。
不过,殿下来了,他信心就足了。
他相信,殿下履任后,用不了多久,就能正本清源。
以秋风扫落叶之势,横扫一切魁魅魍魉!
朱棣笑笑,“没什么,咱们用事实,让百姓重新相信咱们。”
蒋进忠顿时笑了,‘那些蠢货,没和殿下打过交道,等着吧!这些小把戏,能对付我,可在殿下面前什么都不是!’
“殿下,得知你要来建安,我就激动的睡不着,就等殿下来了后,跟着殿下大干一场,殿下是不知,他们嫉妒我的才华,拼命诋毁我,让我在建安,乃至整个福建都被人笑话……”
朱棣、徐妙云瞧着蒋进忠满脸委屈愤懑,顿时不知该说什么了。
毛老六伸入一只手,抓住蒋进忠衣领,往外拽,“别把你和少爷要做的事结合在一起,你要多在自己身上找找原因,别打搅少爷和少夫人了!”
噗!
徐妙云目睹蒋进忠十分受伤,被迫被毛老六拽出去,再也忍不住了。
额头抵在朱棣肩头,笑了好一会儿,才平缓笑意。
撩起帘子,扭头看向外面。
低矮杂乱的房舍映入眼帘。
百姓脸上有饥色。
……
看着,神色渐渐凝重。
看得出来,建安很穷,底子很薄。
好一会儿,放下帘子,扭头看向朱棣,“四郎,接下来教导孩子们,让明霞、明月协助我。”
建安的民情,民间底子都不好。
四郎专注带着百姓,搞乡土村社以及剿灭海盗吧。
朱棣放下帘子,笑着点头,建安的实际情况,和预期,差距的确有些大。
穷!
比他去过的大明任何县府都要穷。
辽东都比建安强。
海宁2023年6月份天气预测气温热雨情况
发表时间:2023-06-13
来源:试玩派
1
诗玩情怀:做一个有诗情画意、有情怀的试玩平台!